文学>>无数英烈的旌霜履血,才有了今天的岁月静好|检察官的书架

无数英烈的旌霜履血,才有了今天的岁月静好|检察官的书架

文章来源: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   发布时间:2020-11-14
字号:
A-
A
A+
      

在我书架的醒目位置,摆放着一本英烈故事书——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,该书记录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,李白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,颂扬了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英烈精神。它就像一位有思想、有温度的长者,指引着我,激励着我,成为我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。

1958年八一制片厂拍摄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

童年时,参加过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外公最爱带着我们晚辈一起观看革命历史电影。年幼的我虽然不能完全看懂电影剧情,但是一句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却早已烂熟于心。

同志们,永别了!我想念你们!

电影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孙道临老师扮演李白同志

读书后,我从影迷父亲处得知这句台词出自于1958年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谍战影片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。其中,地下工作者李侠同志由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老师扮演,故事的原型就是李白同志。

李白同志1937年受党中央的委派来到上海,负责党的地下组织与党中央的秘密电台联络工作,用“电波”架起上海与延安之间的“空中桥梁”,这座“空中桥梁”及时传递重要的军政情报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。李白和他的电台,像一把尖刀,直插敌人的心脏,也正因如此,疯狂反扑的国民党反动分子于1948年底在黄渡路107弄15号对李白同志进行了抓捕……电影中对这个片段的刻画是惊险而又让人揪心的:李侠同志在特务枪口的包围下,毅然决然地通过电报机向千里之外的战友发送最后的情报,熟练而有力地敲打出“同志们,永别了!我想念你们!”的信息。纵使危难在前,仍然挺身而出,到底是怎样的信念支持着李侠同志作出这样的决定……

2019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《故事里的中国》节目。作为接收李白同志最后所发电报的报务员,苏采青同志向全体观众亲口讲述了最后电波背后的故事。1948年12月30日凌晨,时值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,年仅16岁的苏采青收到一份有关国民党长江布防计划的长电报,在代表结束的“END”电码出现后,没有听到平时的道别信号“GB”(英文“再见”缩略词),取而代之的是表明对方正处于万分危急之中的3个“V”字警示信号。此时此刻,苏采青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,希望能够再听到那熟悉的发报声……

收看《故事里的中国》节目当晚,我带着巨大的心灵震撼,订购了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一书,重温了李白烈士“未惜头颅新故国,甘将热血沃中华”的一生。

书中讲述了关于李白同志的二十个故事,情节跌宕起伏之间让我渐渐读懂那份以热血浇灌理想,用生命捍卫信仰的精神力量,而叙述李白与妻子裘慧英的爱情故事时,却是另一番曲折感人的浪漫情怀,革命夫妻相识于国家危难之时,因共同的使命让两颗心日渐紧密,“过眼滔滔云共雾,算人间知己吾与汝”。

书中对李白同志工作和生活的黄渡路107弄15号是这样描述的:一片荷兰式联排花园别墅掩映在绿树森森之中,局部单幢建筑在转角处形成圆弧形平面,到顶部形成塔楼。欧陆风情建筑与旧上海风貌冲突与融合之下,别有一番风味。

满怀憧憬之情,我来到李白烈士纪念馆,可惜纪念馆正在装修,未对外开放。据介绍,馆内一楼、二楼是李白烈士生平事迹陈列室,三楼则是恢复到李白烈士生前住所原样,有他发报用的电台、发报机、电讯通信器材工具等。

时光流转中,仿佛回到了70多年前,李白同志白天上班掩饰自己的身份,晚上0点一到,便与敌人开展巧妙的“空中游击”……他始终秉持着“电台重于生命”的信仰,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的誓言。

同志们,永别了!我想念你们!

电影中的这句经典台词,一定是李白同志当时的内心独白。因为在那一刻,他是自豪的,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;他是不舍的,他再不能跟妻子、跟同志们并肩战斗;他更是满怀希望的,他已看见光明的未来。我们不会忘记,正是因为无数英烈的旌霜履血,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。

友情链接